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

泡麵的滋味

外食一天後,回到家裡,驀然又湧上空腹感。到巷口補充一份滷味,仍覺不夠,又加煮碗泡麵。等水煮開,剪開料理包,洗幾根冰箱剩的葉菜,一起倒進滾水裡,再打進一顆生雞蛋,蓋上蓋子,稍悶一下;過程中突然就覺得飽了,但麵已下水。彷彿呼應我要吃不吃的心理,麵也軟爛無力。挾起那彈性疲乏的麵條,一看就知道不可能好吃,但熱呼呼地,扒上一口,毫無疑問,那就是泡麵的滋味。

一個人煮泡麵的方法差不多都是從小固定的;在料理包後面的「標準程序」之外,加減一點工序,成為個人煮泡麵的獨門招式;基本上並不會讓泡麵起死回生變成別的味道,不過那麼一點點「不一樣」,卻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來源;多顆魚丸、雞蛋、肉絲、香菇......;就像普通條件之外的額外優惠,格外令人安慰。

泡麵這種食物,沒有甚麼值得稱許,但肚子被填實,湯汁熱著胃,勉強也算一餐。吃泡麵不必冒險、沒有驚奇、沒有營養,但也不令人討厭。十幾歲時吃的泡麵,跟四十幾歲吃的泡麵,味道都一樣。背景很樸實:學生宿舍,露營的帳篷外,颱風天的晚上,自己家裡的電視機前面……,都不是人生值得驕傲的時刻;但就像關起門來,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平凡無聊時刻。不知何時,你突然理解,再討厭的事,都可以因為熟悉而令人心安。不管世界翻了幾翻,人生經歷幾回風浪,你還是在家,煮著泡麵。泡麵的滋味就像一道魔咒,假裝一切如舊,不曾改變;或人生最平淡的那部分,始終如一,是你人生的基調......。

連邊吃東西邊胡思亂想邊胡說八道的習慣,一直也沒改變。

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

傳播的力量

有時覺得我被過於簡化的方式所認識
這個簡化的我
不是真的
但擁有真的外形
也就等於真的了
我何以抵抗一千個人的口耳相傳
以我對我自己
秘密的熟悉?

2010年1月6日 星期三

二流藝術家

我住在一個不適合唱歌的城市,人們想高歌的時候都躲進特製的小房間裡面。

但我喜歡這個城市,天空是灰的,空氣是濕的,建築物亂七八糟,不適合歌唱,剛剛好我也沒有高歌的慾望。

朋友的宴會,邀請很多唱歌跳舞彈琴的藝術家,名字從沒聽說過,但笑容看起來很高雅。在幽微的燭光中,我們被高雅的笑容給取悅了。舞孃跳舞時,我一個朋友A小聲說:她的影子可以用一根手指做伏地挺身呢。她單指向著我,叫我把頭側歪看地上的影子。

另一個朋友B說,他可以拔下鞋帶,在一分鐘之內甩三十二圈。

日後B辦了一個超級成功的公關活動,活動創意就是每個人拔下身上的鞋帶,在地上拼出一顆大大的心形,再拼一個go字,讓直升機從空中拍照,在媒體上曝光率很高。這次創意行銷讓B贏得創意王子的稱號,從電視新聞上我看到他也有那種高雅的笑容。

朋友A則在藝廊開了一次畫展,叫影舞者,全是些黑糊糊的抽象線條和色塊。

「其中一幅畫裡有我秀給你看的那根指頭,認得出來嗎?」這時A臉上綻開一個極其高雅的笑容。

但我是一個既不會笑也不會唱歌的人。

這城市的人依然躲在特製的小房間裡秘密地唱歌,據說在那種小房間裡,每個人都能變成帕華洛帝或莎拉布萊曼,朋友邀請我,我總說謝謝,我不唱歌。

如果有一天我開始唱,我的歌聲一定會讓雲雀啜泣,雲朵蒸發,大海燃燒,把礁岸融化成灰燼。聽我這麼說的時候,我的朋友都說我在找藉口,笑我孬種。

或許是吧。也或許不是。

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

禁止交談太深

如果你看到我靈魂的舌尖
要毫不猶豫迎上熱吻
以靈魂
遲疑半秒都不行

反駁

誰說我絕望了
我不曾絕望過
如果我有過期待的話

當我有需要的時候

假裝你聽得懂
假裝你非常欣賞
假裝你深愛著我
假裝你絕不離開
假裝你溫暖無比
假裝你欲語還休
假裝你永不背叛
假裝你甚麼都知道
假裝你不知道這是假裝

戀人絮語

去哪?
吻我。
為什麼?
天涼了。
帶傘?
該散了。